【执綍的意思是什么】“执綍”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语,常见于古代文献或文言文中。它由“执”和“綍”两个字组成,含义与古代礼仪、丧葬有关。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个词,下面将从词义解析、出处来源以及现代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词义解析
- 执:意为“拿着”、“持着”。
- 綍(fú):原指古代用于系棺材的绳索,也称“纼”或“绋”。在丧礼中,綍是用于牵引棺木下葬的绳子,象征送别逝者。
因此,“执綍”合起来指的是在丧礼中手持引棺的绳索,即参与送葬仪式的一种行为。
二、出处来源
| 出处 | 内容节选 | 解释 |
| 《左传》 | “执綍而从。” | 表示跟随灵柩送葬。 |
| 《礼记·檀弓上》 | “君使人执綍而吊。” | 指派遣人持绳吊唁,表示哀悼。 |
| 《说文解字》 | “綍,纼也。” | 解释“綍”为牵引棺木的绳索。 |
这些文献显示,“执綍”多用于描述古代丧葬礼仪中的具体动作,具有庄重、肃穆的意义。
三、现代意义与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执綍”已较少使用,但在文学、历史研究或古文阅读中仍可能出现。其含义主要保留为:
- 参与送葬仪式;
- 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与尊重;
- 象征一种传统礼仪行为。
四、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词义 | 执持引棺之绳,指参与丧葬仪式的行为。 |
| 字义 | “执”为“持”,“綍”为“引棺之绳”。 |
| 出处 | 《左传》《礼记》等古籍。 |
| 现代意义 | 多用于古文或文化研究,表示送葬礼仪。 |
| 文化内涵 | 体现古代孝道与礼仪观念。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执綍”虽为古语,但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人对生命、死亡以及礼仪的深刻理解。在现代社会,虽然不再频繁使用,但它仍是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词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