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不容诛是什么意思】“罪不容诛”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犯下的罪行极其严重,即使处以死刑也无法抵偿其罪过。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罪行的极端严重性,通常用于对重大犯罪行为的严厉谴责。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罪不容诛 |
| 拼音 | zuì bù róng zhū |
| 出处 | 《汉书·主父偃传》:“夫以人之死,而不能赦,是谓罪不容诛。” |
| 含义 | 犯罪极重,即使处死也不足以抵罪。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罪行极其严重。 |
| 近义词 | 罪大恶极、十恶不赦、死有余辜 |
| 反义词 | 罪不当罚、无足轻重、微不足道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法律评论 | 该罪犯所作所为罪不容诛,应依法严惩。 |
| 新闻报道 | 涉及国家机密的泄密案,涉案人员罪不容诛。 |
| 文学作品 | 他为了私利残害无辜,罪不容诛,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点
1. 误用一:滥用在轻微过错上
- 错误示例:他打碎了杯子,罪不容诛。
- 正确理解:此句显然夸大其词,不符合“罪不容诛”的含义。
2. 误用二:与“死有余辜”混淆
- “罪不容诛”更强调“罪行太重,无法原谅”,而“死有余辜”则侧重“死了也还觉得不够”。
3. 语境注意
- 该成语多用于正式场合或文学表达中,日常口语中较少使用。
四、总结
“罪不容诛”是一个具有强烈道德和法律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触犯法律、伤害他人、破坏社会秩序的极端罪行。它不仅表达了对罪行的愤怒,也体现了对正义的追求。在使用时应注意语境的恰当性,避免误用或夸张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