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荡荡的词义是什么】“浩浩荡荡”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气势宏大、规模庞大的景象或场面。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描述人多、事多、声势大的情况。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以下是对“浩浩荡荡”的词义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其详细信息。
一、词义总结
“浩浩荡荡”原意是形容水势广阔浩大,后引申为形容人或事物数量众多、声势浩大、场面壮观。这个成语多用于描写大规模的队伍、人群、事件等,带有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
该词通常用于书面语,尤其在文学、新闻报道、历史叙述中较为常见。它的感情色彩偏向正面,表示一种壮阔、宏大的感觉。
二、词语解析表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浩浩荡荡 |
拼音 | hào hào dàng dàng |
词性 | 形容词(常作状语) |
出处 | 《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未直接出现,但有类似意境。 |
原意 | 原指水势广大,后引申为气势宏伟、规模庞大 |
引申义 | 形容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
使用场景 | 描述大规模的人群、队伍、活动、事件等 |
情感色彩 | 正面,表达赞美或惊叹 |
例句 | 1. 游行队伍浩浩荡荡,气势恢宏。 2. 大家浩浩荡荡地涌向广场。 |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中使用“浩浩荡荡”时,应注意搭配对象。它适合描写集体行动、大型活动或自然景象,如:
- “群众浩浩荡荡地走上街头,表达诉求。”
- “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
避免将其用于描述个人行为或小型事件,以免造成语义不符。
四、结语
“浩浩荡荡”是一个富有画面感和气势的成语,能够生动地描绘出宏大场面。了解其词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和意图。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这个成语的内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