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什么意思】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是描写蜀地山川险峻、道路艰难的经典名句。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蜀道两侧高耸入云的山峰和悬崖峭壁上倒挂的枯松,展现出蜀道之险与自然之壮美。
2. 原标题“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什么意思
原创内容( + 表格)
一、诗句解析
“连峰去天不盈尺”意思是:连绵不断的山峰高耸入云,距离天空不足一尺。这是夸张手法,形容山峰极高,几乎触碰到天际。
“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说:干枯的松树倒悬在陡峭的山壁上,依靠石缝或岩壁生长。这种景象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顽强。
整句诗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和修辞手法,表达了蜀道地势险要、难以通行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大自然的雄奇壮丽。
二、背景介绍
《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游历蜀地期间。全诗以蜀道之难为主线,借古讽今,抒发了对人生艰难、仕途坎坷的感慨。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是其中极具画面感的句子,常被后人引用,用来形容地势险峻、景色壮观的自然景观。
三、诗句意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李白《蜀道难》 |
意思 | 山峰高耸入云,几乎触天;枯松倒挂在陡峭的绝壁上 |
修辞手法 | 夸张、比喻 |
表达情感 | 蜀道险峻、自然壮美、人生艰难 |
用途 | 描写山川险要、表达对自然的敬畏 |
四、延伸思考
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隐含了人生的艰难与挑战。正如蜀道之难,人生之路亦充满荆棘,唯有坚韧不拔,方能穿越风雨。
五、结语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是李白笔下极具震撼力的诗句,既展现了蜀地山川的雄伟,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感悟。读之令人感叹自然之伟大,更感慨生命之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