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稂不莠的意思】“不稂不莠”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原意是指田里的庄稼既没有长成杂草(稂、莠),也没有被杂草侵害,形容庄稼长势良好,没有杂乱的植物混入。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形容人或事物既不坏也不好,处于一种中庸、平庸的状态。
在现代语境中,“不稂不莠”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力一般、表现平平,既没有突出的优点,也没有明显的缺点,属于“中等水平”的状态。有时也带有一点贬义,表示这个人缺乏进取心或成就。
词语 | 不稂不莠 |
拼音 | bù láng bù yǒu |
出处 | 《诗经·小雅·大田》 |
原意 | 田中无杂草,庄稼长势良好 |
引申义 | 人或事物平庸、无显著优劣 |
现代用法 | 形容人或事平平无奇,无明显优点或缺点 |
褒贬色彩 | 中性偏贬义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物能力、表现、成果等中等水平 |
总的来说,“不稂不莠”虽然字面看起来像是褒义词,但实际使用中更偏向于中性或轻微的贬义,强调的是“普通”和“无特色”。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可以根据具体语境灵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