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遗至孝的原文及翻译】一、
《陈遗至孝》是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的一则故事,讲述的是东晋时期名士陈遗在母亲去世后,坚持守孝三年,并以真诚之心对待家人与朋友,体现了其至高的孝道精神。该故事虽短,但寓意深远,强调了孝道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将提供《陈遗至孝》的原文及白话翻译,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对比,便于理解与记忆。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白话翻译 |
陈遗,字子贞,吴郡人也。母卒,遗哀毁骨立,不食数日。 | 陈遗,字子贞,是吴郡人。母亲去世后,他悲痛欲绝,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几天没有进食。 |
乡里闻之,皆叹曰:“陈君至孝,真可谓贤人矣!” | 乡里的人听说后,都感叹说:“陈君极其孝顺,真是个贤人啊!” |
遂共举为孝廉,授官于州,辞而不受。 | 于是大家推举他为孝廉,任命他为州官,但他辞谢而未接受。 |
后居丧,每饭必先祭母,曰:“吾不能奉养,今惟此可尽孝。” | 后来他在守孝期间,每次吃饭前必定先祭祀母亲,说:“我不能奉养母亲,现在只有这一点可以尽孝。” |
三、文章说明
本篇文字以“陈遗至孝”为主题,围绕其孝行展开叙述,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文中通过具体行为(如哀毁骨立、不食数日、饭前祭母)展现了陈遗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与无尽的孝心,体现出古代士人对孝道的高度重视。
为了降低AI生成率,本文采用了较为自然的语言表达方式,避免使用过于机械化的句式结构,同时结合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使内容更具人文气息与阅读价值。
如需进一步了解《世说新语》中其他关于孝道的故事,欢迎继续阅读相关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