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天下是什么意思】“一统天下”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国家或政权统一全国、掌控整个疆域的局面。这个词语最早源于古代中国历史,尤其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因此“一统天下”也常常与秦朝的历史联系在一起。
一、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一统天下 |
拼音 | yī tǒng tiān xià |
含义 | 统一全国,掌握全部疆域和权力 |
出处 | 常与秦始皇统一六国相关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政治、军事或文化上的全面统一 |
近义词 | 四海归一、天下一统、一统江山 |
反义词 | 分裂割据、各自为政、四分五裂 |
二、详细解释
“一统”指的是统一、整合;“天下”在古代多指中原地区或整个国家。因此,“一统天下”可以理解为将分散的地区、势力或政权整合为一个整体,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
在历史中,最著名的例子是秦始皇嬴政。他在公元前221年灭掉六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战国纷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史称“秦朝”。从此,“一统天下”便成为后世对统一政权的褒义表达。
此外,在文学作品、影视剧中,“一统天下”也常用来象征英雄人物通过努力最终实现国家统一、平定四方的壮举。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一统天下”虽然不再用于描述具体的国家统一,但其精神仍被广泛运用。例如:
- 企业领域:形容某企业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 科技领域:如“一统天下”可比喻某技术标准成为行业主流;
- 文化领域:形容某种思想或艺术风格影响广泛。
四、结语
“一统天下”不仅是一个历史词汇,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统一、强大与秩序。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它都承载着人们对和平、稳定和发展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