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罗刹海市原文及翻译

2025-10-30 04:43:07

问题描述:

罗刹海市原文及翻译,跪求好心人,帮我度过难关!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0 04:43:07

罗刹海市原文及翻译】《罗刹海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寓言小说,以其荒诞离奇的情节和深刻的讽刺意味著称。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马骥的书生,在一次出海途中误入一个名为“罗刹海市”的异域国度,那里的人们以貌取人、重形轻德,形成了一个颠倒黑白的社会。

一、

《罗刹海市》通过马骥在异国的经历,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对容貌与外在形象的过度重视,以及道德与才学被忽视的现象。文中“罗刹”意为恶鬼,而“海市”则象征虚幻的景象,整篇作品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马骥者,字龙友,世家子也。 马骥,字龙友,出身于世家。
少善骑射,性好游侠。 年轻时擅长骑马射箭,性格喜欢行侠仗义。
一日,乘舟泛海,风起浪涌,舟人惊惧。 有一天,他乘船在海上航行,突然风起浪涌,船夫们都感到害怕。
骥曰:“无恐,吾能御之。”遂登桅而歌。 马骥说:“不要怕,我能控制它。”于是登上桅杆唱歌。
风息浪平,舟人皆喜。 风停了,浪也平静下来,船夫们都感到高兴。
俄而,见有城郭楼阁,金碧辉煌,如梦如幻。 不久,他们看见一座城池和楼阁,金碧辉煌,如同梦境一般。
骥问其地,曰:“此罗刹海市也。” 马骥询问这是什么地方,回答说:“这里是罗刹海市。”
其人皆面如黑炭,眼似铜铃,状若鬼怪。 那里的人脸像黑炭,眼睛像铜铃,样子像鬼怪。
然其俗尚美,以貌取人,不重才德。 但他们的风俗崇尚美丽,只看外表,不看重才学与品德。
骥貌俊雅,遂被选为上宾。 马骥相貌俊美,因此被选为上宾。
于是,宴乐歌舞,极尽奢华。 于是,他们设宴娱乐,歌舞不断,极其奢华。
然骥心常念乡,思归不得。 然而马骥心中常常思念家乡,却无法回去。
久之,遇一老者,告曰:“此地虽华,然非久居之地。” 久了之后,遇到一位老人,告诉他:“这个地方虽然华丽,但不是久留之地。”
骥乃辞去,返舟而归。 马骥于是辞别,返回船上,回到故乡。

三、作品意义

《罗刹海市》表面上是一个奇幻故事,实则借异域之境批判现实社会。蒲松龄通过“罗刹海市”这一虚构世界,影射当时社会对美貌的盲目崇拜,以及对真正人才的忽视。文章语言生动,情节曲折,寓意深远,是《聊斋志异》中的经典之作。

四、结语

《罗刹海市》不仅是一部富有想象力的短篇小说,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虚伪与社会的荒诞。通过马骥的视角,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