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学中,许多诗句都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和文化内涵。其中,“童孙未解供耕织”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一首佳作。然而,对于现代读者来说,这句诗中的“供”字可能让人感到困惑,不知其所指为何。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原文: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在这首诗中,“供”字的意思是指参与或从事某种活动。具体到这句诗里,“供耕织”可以理解为参与耕田和织布这样的农事活动。整句诗的大意是说,村里的孩子们虽然年纪尚小,还不懂得如何参与到耕田和织布这些繁重的劳动中去,但他们却已经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荫下学习种植瓜果。
接下来,让我们尝试将这首诗翻译成现代汉语,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白天出去耕田,夜晚回来搓麻绳,
村子里的年轻人各自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小孩子还不会帮助大人进行耕田和织布的工作,
但是他们已经开始在桑树的阴影下学习种植瓜果了。
通过这样的翻译,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儿童天真行为的赞美。这种对自然和谐与家庭责任感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宋代农村的真实面貌,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总结来说,“童孙未解供耕织”的“供”在这里表示参与的意思,整句诗通过对孩童模仿成人劳作场景的描写,反映了古代农村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和勤劳朴实的生活方式。阅读这样的诗歌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还能激励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这种脚踏实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