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是什么意思】“百无一用”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毫无用处、没有价值。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人的自嘲和感叹,带有较强的讽刺意味。它不仅用于描述人,也可以用于物品、技能或观点等。
一、成语释义
- 出处:出自清代诗人黄景仁的《杂感》诗:“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 字面意思:一百个里面没有一个有用的。
- 引申含义:形容一个人或事物毫无用处,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显得无能为力。
二、使用场景
使用场合 | 示例 |
自嘲 | “我这脑子真是百无一用,连最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 |
批评他人 | “你这种想法简直是百无一用,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
文学作品中 | 在小说或诗歌中,用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或自我贬低。 |
三、常见误用与正确用法
正确用法 | 错误用法 |
他是个百无一用的书生。 | 这个东西百无一用,完全没用。 |
她觉得自己百无一用,失去了信心。 | 他做事百无一用,总是出错。 |
> 注意:虽然“百无一用”可以表示“没用”,但在日常口语中更常用“没用”或“没用处”,而“百无一用”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语境中。
四、总结
“百无一用”是一个带有情感色彩的成语,通常用于表达对自己或他人的失望、无奈或讽刺。它并非绝对否定一个人的价值,而是强调在特定情境下的无能为力。理解这个成语时,应结合具体语境,避免误解其含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百无一用 |
出处 | 黄景仁《杂感》 |
含义 | 没有用处,无能为力 |
使用场景 | 自嘲、批评、文学 |
注意事项 | 多用于书面语,避免过度使用 |
通过了解“百无一用”的来源、含义和使用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在实际交流中准确运用这一成语,避免因误用而造成沟通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