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简介介绍】《礼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与《周礼》《仪礼》并称为“三礼”,是研究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社会风俗和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它成书于战国至汉初之间,由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和思想整理而成,内容涵盖政治、伦理、教育、宗教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儒家对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
《礼记》不仅是一部礼仪典籍,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的思想著作。其中许多篇章如《大学》《中庸》《礼运》等,被后世广泛引用和传颂,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礼记》简介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礼记》 |
性质 | 儒家经典,古代礼仪制度与思想的汇编 |
成书时间 | 战国至汉初(约公元前5世纪—公元2世纪) |
作者 | 孔子及其弟子,后由汉代学者整理 |
主要内容 | 礼仪制度、伦理道德、政治思想、人生哲理等 |
代表篇章 | 《大学》《中庸》《礼运》《曲礼》《檀弓》等 |
地位 | “三礼”之一,儒家核心经典之一 |
影响 | 对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文化传统、教育理念产生深远影响 |
现代价值 | 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哲学的重要资料 |
《礼记》虽以“礼”为名,但其内涵远超礼仪本身,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家治理的原则以及个人修养的方法。通过学习《礼记》,不仅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运行机制,还能从中汲取为人处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