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小松原文及翻译】《题小松》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写小松的生长环境和顽强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判。
一、原文
题小松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二、翻译
题小松
人们往往不能识别那些将来能长成参天大树的幼苗,
只有等到它们高耸入云时,才开始说它高大。
三、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小松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借物喻人,抒发了诗人对人才被埋没、志士不被重用的感慨。在封建社会中,许多有才华的人往往在未被发现之前被忽视,只有当他们功成名就后,才被人认可。诗人借此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并寄寓对真正人才的期待。
四、文字加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题小松 |
作者 | 杜荀鹤(唐代)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原文 |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翻译 | 人们往往不能识别那些将来能长成参天大树的幼苗,只有等到它们高耸入云时,才开始说它高大。 |
主旨 | 借小松比喻人才,讽刺世人只看表面,不识真才,强调要有远见。 |
艺术特色 | 借物抒情,寓意深刻,语言简练,富有哲理。 |
五、结语
《题小松》虽短,但意蕴深远。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小诗,更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讽喻之作。杜荀鹤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对人才的呼唤,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