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南野际】“开荒南野际”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原句为:“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回归田园生活的愿望。本文将围绕“开荒南野际”的背景、含义及文化意义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
一、
“开荒南野际”是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描述自己归隐田园生活的一部分。诗中,他描绘了自己辞官归乡、耕种田地的情景,表现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其中“开荒南野际”一句,指的是他在南方的荒野之地开垦土地,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
这一句不仅是对个人生活选择的描写,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对隐逸生活的追求。陶渊明通过诗歌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精神境界,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理想生活的重要象征。
二、关键信息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
原文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作者 |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被誉为“田园诗派”创始人) |
背景 | 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职务,归隐田园,过上简朴的农耕生活 |
含义 | 表达诗人远离尘嚣、回归自然、自力更生的生活态度 |
文化意义 | 代表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 |
语言风格 | 简洁质朴,富有画面感,体现陶渊明“质性自然”的人生哲学 |
风格影响 | 对后世田园诗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成为文人隐逸思想的经典表达 |
三、结语
“开荒南野际”不仅是陶渊明个人生活选择的写照,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归隐”精神的典型体现。它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联系。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诗人的生活选择,也感受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