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百科 >

白居易养竹记原文与翻译

导读 【白居易养竹记原文与翻译】一、文章总结

白居易养竹记原文与翻译】一、文章总结

《养竹记》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篇散文,内容主要讲述他如何精心养护竹子,并通过养竹来寄托自己的情志和人生理想。文章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文中不仅描述了养竹的过程,还借竹子的生长特性,表达了对清雅、坚韧、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这种“以物寄情”的写作手法,是白居易散文中的典型风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养竹记
白居易
《养竹记》
作者:白居易
有竹七十二株,吾手植也。 我亲手种了七十二株竹子。
今春,予有官事之忧,不能常往视之。 今年春天,我因公务繁忙,无法经常去照料它们。
或问曰:“子何以养竹?”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养竹?”
曰:“吾爱其青翠,不为风霜所改。” 我说:“我喜爱它的青翠,不会因风霜而改变。”
“然则,竹亦可养乎?” “那么,竹子也可以被养护吗?”
曰:“非独竹也,凡草木皆可养也。” 回答说:“不只是竹子,所有的花草树木都可以被养护。”
“然则,养竹何益?” “那么,养竹有什么好处呢?”
曰:“养竹者,养心也。” 回答说:“养竹,其实是在养心。”
“夫竹,虚而有节,不折不挠,君子之德也。” 竹子,空心而有节,不折不挠,是君子的品德。
“故吾养竹,所以养吾之志也。” 所以我养竹,是为了培养我的志向。

三、文章主旨简析

《养竹记》虽短,但寓意深远。白居易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生活情趣的重视。文章在形式上虽为一篇小记,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体现出作者淡泊名利、注重内在修养的思想境界。

四、结语

白居易的《养竹记》不仅是对竹子的养护记录,更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这篇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以及他们通过自然事物寄托情感、修身养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