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枯拉朽的意思】“摧枯拉朽”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力量强大,轻而易举地摧毁一切薄弱或腐朽的事物。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军事和自然现象,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和象征意义。
一、成语释义
摧枯拉朽:
- 摧:摧毁;
- 枯:干枯的枝叶;
- 拉:拉断;
- 朽:腐烂的木头。
整体意思是:像折断干枯的枝叶、拉断腐烂的木头一样,形容力量强大,轻易战胜对手或克服困难。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其势如风,其力如雷,摧枯拉朽。”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强大的力量、迅速的胜利或不可阻挡的趋势 |
近义词 | 势如破竹、所向披靡、雷霆万钧 |
反义词 | 岿然不动、举步维艰、寸步难行 |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战争或竞争 | “敌军士气低落,我军势如破竹,摧枯拉朽般攻占了城池。” |
改革或变革 | “新技术的出现让旧模式摧枯拉朽地被取代。” |
个人成长 | “他凭借坚定的意志,摧枯拉朽地克服了所有困难。” |
四、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摧枯拉朽”不仅是一种力量的体现,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刚柔并济”的理解。在古代战争中,这种力量往往被视为正义之师的象征,代表了正义战胜邪恶、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摧枯拉朽 |
含义 | 形容力量强大,轻松摧毁弱小或腐朽的事物 |
出处 | 《后汉书》 |
用法 | 描述强大力量、快速胜利或不可阻挡的趋势 |
文化意义 | 象征正义、新生与力量的胜利 |
通过了解“摧枯拉朽”的含义与用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还能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灵活运用,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