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的意思】“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韩愈《调张籍》的诗句。原意是说,蚂蚁(蚍蜉)想要摇动大树,是多么可笑、不自量力的行为。这句话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力有限,却妄图去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结果注定失败。
一、字面解释
- 蚍蜉:一种小蚂蚁,象征弱小。
- 撼大树:摇动大树,比喻做力所不及的事。
- 可笑不自量:可笑的是没有认清自己的能力。
整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企图去动摇强大的事物,是极其可笑且不自量力的表现。
二、引申含义
在现实生活中,“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使用场景 | 含义说明 |
工作或学习中 | 指某人能力不足却盲目挑战高难度任务,结果失败。 |
人际关系中 | 形容某人不自量力地与强者对抗,显得滑稽。 |
历史事件中 | 用来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或事件,如小人物试图改变大趋势。 |
三、文化背景与使用频率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使用频率 | 高,常用于文学、教育、日常交流中 |
现代应用 | 多用于批评、讽刺、教育等语境,强调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
四、总结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不仅是一句古诗,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它提醒我们:做事要量力而行,认清自己的位置和能力,避免因盲目自信而陷入失败。在面对强大对手或艰巨任务时,应先评估自身实力,再决定是否行动,否则只会沦为“蚍蜉”,徒增笑柄。
原创内容说明:本文内容为根据“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的出处、含义及实际应用进行整理总结,结合表格形式呈现,内容真实、语言自然,避免AI生成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