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戚与共休戚什么意思】“休戚与共”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情感深厚。但其中的“休戚”二字,很多人并不清楚其具体含义。本文将从字义、出处、现代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休戚与共”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原意是指在国家或集体的兴衰、安危中,人们共同承担、相互扶持。其中,“休”指吉祥、喜庆,“戚”指忧愁、悲哀。因此,“休戚与共”强调的是在顺境与逆境中都彼此关心、同甘共苦的关系。
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朋友、同事、家庭成员或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支持。它不仅体现了情感上的共鸣,也包含了责任与担当。
二、表格总结
|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现代用法 | 情感色彩 | 
| 休 | 吉祥、喜庆 | 《左传》 | 表示顺利、好的一面 | 积极 | 
| 戚 | 忧愁、悲哀 | 《左传》 | 表示困难、不顺的一面 | 消极 | 
| 休戚与共 | 在顺境与逆境中共同承担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 形容关系密切、互相支持 | 中性偏积极 | 
三、结语
“休戚与共”不仅是语言表达中的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起伏时,要懂得团结、互助与共担。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拥有“休戚与共”的精神,都能在风雨中走得更远、更稳。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古文出处,可参考《左传》原文或现代汉语词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