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善小而不为上一句】“勿以善小而不为”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语,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因为善事小就不去做。它强调的是积少成多、点滴积累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重微小的善行。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上一句是什么。这一句其实非常经典,也与下一句相辅相成,共同表达了儒家思想中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
一、原文出处
“勿以善小而不为”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原句是: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句话出自刘备临终前对刘禅的遗诏,意在告诫儿子要从小处着手,注意道德修养,不可轻视小事。
二、上下句解释
| 上句 | 下句 |
| 勿以恶小而为之 | 勿以善小而不为 |
| 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 | 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去做 |
| 强调防微杜渐 | 强调积小成大 |
这两句话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辩证的道德观:既不能忽视小的恶行,也不能轻视小的善举。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准则,指导人们如何做人做事。
三、现实意义
1. 培养良好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小善,如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诚实守信等,看似微不足道,但长期坚持却能塑造一个人的品格。
2. 避免小错酿大祸
小的恶行如果不加以制止,可能会逐渐发展成大问题。比如,撒谎一次,可能养成说谎的习惯;迟到一次,可能变成不守时的人。
3. 提升自我修养
这两句话不仅是对行为的规范,更是对内心修养的要求。它鼓励人们从细微之处做起,不断向善。
四、总结
“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上一句是“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两句话共同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慎微”的理念,强调了道德行为应从小处着手,既不能忽视小恶,也不能轻视小善。
| 内容 | 解释 |
| 出处 |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
| 上一句 | 勿以恶小而为之 |
| 下一句 | 勿以善小而不为 |
| 含义 | 防微杜渐,积善成德 |
| 现实意义 | 培养好习惯,提升修养,避免小错酿大祸 |
通过了解和践行这两句话,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细节,做一个有德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