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舟覆舟的意思是什么】“载舟覆舟”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最早出自《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说,君主就像船,百姓就像水,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将船打翻。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人民的力量强大,能够支持或推翻统治者,强调了民心向背的重要性。
“载舟覆舟”原意是指水既能托起船,也能使船沉没。后引申为人民的力量既可以支持统治者,也可以使其垮台。这一思想在古代政治中被广泛运用,强调统治者应重视民众的意愿和利益,否则可能失去民心,导致政权不稳甚至灭亡。
表格说明:
|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引申意义 | 使用场景 |
| 载舟覆舟 | 水既能托起船,也能使船沉没 | 《荀子·王制》 | 人民的力量可以支持或推翻统治者 | 政治、历史、哲学等场合 |
| 载舟 | 托起、支持 | - | 支持、拥护 | 描述民众对领导者的支持 |
| 覆舟 | 沉没、倾覆 | - | 推翻、失败 | 描述政权崩溃或领导者失势 |
通过理解“载舟覆舟”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古代政治思想中对“民本”理念的重视,同时也提醒现代管理者要关注群众的声音,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