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留热名词解】稽留热是临床上常见的发热类型之一,常用于描述某些感染性疾病或炎症状态下的体温变化模式。了解稽留热的定义、特点及常见病因,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初步判断和诊断。
一、概念总结
稽留热(Continuous Fever)是指体温持续在较高水平,且24小时内波动幅度不超过1℃的一种发热类型。通常表现为体温持续升高,无明显波动,常见于某些细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等疾病中。
与之相对的还有弛张热(Remittent Fever)、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等其他类型的发热模式,但稽留热因其特征性体温曲线,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稽留热的特点
特点 | 描述 |
体温持续高 | 体温长期维持在39℃以上,波动小 |
无明显昼夜差异 | 白天和夜间体温变化不大 |
常见于感染性疾病 | 如伤寒、副伤寒、严重细菌感染等 |
患者症状明显 | 可伴有乏力、头痛、食欲减退等表现 |
三、常见病因
疾病类型 | 具体疾病 | 说明 |
细菌感染 | 伤寒、副伤寒 | 由沙门氏菌引起,典型表现为稽留热 |
败血症 | 各种致病菌引起的全身感染 | 体温持续不降,病情危重 |
结核病 | 慢性结核感染 | 部分患者可出现稽留热 |
自身免疫性疾病 |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 有时伴随持续性发热 |
四、临床意义
稽留热的出现往往提示体内存在较为严重的感染或炎症反应。医生在遇到此类发热患者时,应结合病史、体征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培养等)综合分析,以明确病因并制定治疗方案。
此外,稽留热的持续时间也是评估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若发热持续超过一周未见缓解,需考虑是否存在耐药菌感染、隐匿性感染或其他潜在疾病。
五、总结
稽留热是一种典型的持续性高热形式,常见于细菌感染及部分慢性疾病中。其特点是体温稳定、波动小,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了解其特点和常见病因,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和处理相关疾病。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旨在提供关于“稽留热”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应用参考,不替代专业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