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不见泰山的上一句是什么

2025-08-31 05:17:22

问题描述:

不见泰山的上一句是什么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31 05:17:22

不见泰山的上一句是什么】“不见泰山”是一句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或局部的情况,而忽视了整体或更大的问题。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下》:“不见诸侯,不闻其政,不见贤者,不闻其言。”但后来被引申为“不见泰山”,意思是“看不到泰山”,比喻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不过,实际上,“不见泰山”并非一个完整的成语,而是来源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在民间流传中,有人将“不识庐山真面目”简化为“不见泰山”,从而形成了“不见泰山”的说法。因此,严格来说,“不见泰山”的上一句应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一知识点,以下是相关内容的总结和表格对比:

一、

“不见泰山”并非传统成语,而是对“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通俗化表达。原句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意在说明身处局中难以看清全貌。后世在口语中逐渐演变为“不见泰山”,用以形容人目光短浅、缺乏全局观。

虽然“不见泰山”没有固定的上一句,但从语义上讲,其来源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因此,在现代语境中,人们常将“不识庐山真面目”视为“不见泰山”的前一句。

二、表格对比

说法 出处 原文句子 含义解释 现代用法
不见泰山 民间俗语 —— 比喻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常用于批评人看问题片面
不识庐山真面目 宋·苏轼《题西林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身处其中难以看清全貌 引申为“不见泰山”的来源句
不见泰山的上一句 —— 不识庐山真面目 从语义逻辑上推导出的前一句 用于解释“不见泰山”的来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见泰山”虽非正式成语,但其背后有深厚的文化渊源。理解其来源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这类表达。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