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羝羊触藩基础意思】“羝羊触藩”是一个出自《易经》的成语,原意是公羊用角去撞篱笆,结果不仅无法突破,反而被篱笆卡住,难以脱身。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人做事不自量力,或在困境中固执己见,最终陷入被动局面。
以下是对“羝羊触藩”这一成语的基础意思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含义、出处、用法及示例。
一、基础意思总结
“羝羊触藩”字面意思是:公羊用角去撞篱笆。由于篱笆坚固,公羊不仅无法突破,反而被卡住,进退不得。这形象地表达了人在面对困难时,若方法不当或盲目行动,往往会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该成语强调的是:做事要讲究策略,不可盲目硬闯;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陷入困境。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羝羊触藩 |
出处 | 《周易·大壮卦》:“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
基本意思 | 公羊用角撞篱笆,结果被困住,比喻做事不自量力,陷入困境。 |
比喻意义 | 1. 不自量力 2. 固执己见 3. 方法不当导致失败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批评他人或自我反省,指出行为不当、缺乏智慧或策略 |
示例句子 | 他一味强攻敌阵,结果被围困,真是羝羊触藩。 |
现代应用 | 用于形容在工作中或生活中因盲目行动而陷入被动的情况 |
三、延伸理解
“羝羊触藩”不仅是对行为的批评,也提醒人们在面对挑战时应审时度势,合理规划,避免因一时冲动或固执而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它与“知难而退”、“审时度势”等成语有异曲同工之妙,强调了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羝羊触藩”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智慧,也能在现代生活中运用这一成语来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提升决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