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若金汤的释义】“固若金汤”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防御非常坚固,难以被攻破。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战争中的军事防御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一、成语释义
固若金汤:
“固”意为坚固;“若”是像的意思;“金”指金属,象征坚固;“汤”原指滚烫的水,这里引申为难以逾越的障碍。整个成语比喻防御极其严密,如同用金属打造的城墙和沸腾的护城河一样,无法被攻破。
二、出处与来源
该成语最早见于《史记·项羽本纪》:“楚汉相争,项羽筑城自守,固若金汤。”后来在各种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成为形容坚固防御的常用表达。
三、用法与例句
- 用法:多用于描述军事防御、建筑结构或组织机构的安全性。
- 例句:
- 这座城堡固若金汤,敌人根本无法靠近。
- 公司的网络安全系统设计得固若金汤,几乎没有漏洞。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铁壁铜墙、坚不可摧、固若磐石 |
反义词 | 轻而易举、不堪一击、门户大开 |
五、成语背后的文化意义
“金汤”一词原本是指金属铸造的城墙和沸水环绕的护城河,象征着古代军事防御的最高水平。随着时代发展,“固若金汤”逐渐演变为一种象征性的表达,不仅用于军事领域,也常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信息安全、个人安全等多个方面,强调“安全性”和“稳固性”。
总结:
“固若金汤”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常用来形容防御系统或结构的牢固程度。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智慧,也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评估和构建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