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荦荦大端的意思】“荦荦大端”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必有职事,此人道之大端也。”后世用“荦荦大端”来形容事物的主要部分或关键所在,强调事情的核心、主要方面。
一、
“荦荦大端”原意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或关键所在,常用于强调某件事情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在现代汉语中,它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达对事物本质或重点的把握。
该成语具有一定的文言色彩,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口语中随意使用。其含义清晰明确,适用于分析问题、总结要点、归纳内容等场景。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荦荦大端 |
| 拼音 | luò luò dà duān |
| 出处 | 《史记·太史公自序》 |
| 释义 | 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或关键所在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强调核心内容 |
| 近义词 | 关键、核心、要义、主旨 |
| 反义词 | 细节、枝节、次要、末节 |
| 例句 | 此次会议的重点在于把握政策的荦荦大端,而非细节讨论。 |
| 适用场景 | 分析问题、总结要点、归纳内容等正式场合 |
三、使用建议
1. 适合场合:学术写作、公文报告、工作总结等需要突出重点的场合。
2. 避免误用:不宜用于日常口语交流,以免显得生硬或不自然。
3. 搭配建议:可与“把握”“抓住”“关注”等动词搭配使用,如“抓住荦荦大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荦荦大端”虽为古语,但在现代汉语中仍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和实用性,尤其在需要强调核心内容的语境中,能够有效提升语言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