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入蜀记原文及翻】《陆游入蜀记》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前往四川任职途中所写的一篇游记,记录了他从江南到蜀地的旅途见闻和内心感受。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陆游对山川风物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下是对《陆游入蜀记》原文及其翻译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文章
《陆游入蜀记》是陆游在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奉命前往四川任职时所作。文中详细描述了他从镇江出发,沿长江水路进入蜀地的旅程,沿途经过江阴、金陵、建康等地,最终抵达成都。文章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战乱局势的忧虑。
陆游在文中表达了对朝廷北伐无望的失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蜀地山川的热爱与向往。整篇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余自京口赴蜀,舟行三日而至金陵。 | 我从京口前往蜀地,乘船三天后到达金陵。 |
江水清且急,两岸青山相对出,风景甚佳。 | 江水清澈而湍急,两岸青山相对而立,景色非常优美。 |
夜宿建康,月色如银,风声萧瑟。 | 在建康过夜,月光如银,风声凄凉。 |
忆昔盛时,此地繁华,今则萧条,令人感伤。 | 回忆往日繁荣时期,这里非常繁华,如今却显得冷清,令人感到悲伤。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吾虽不惧,然亦不敢轻视。 | 蜀地的道路艰难,比登天还难。我虽然不怕,但也不敢轻视。 |
入蜀之后,山川壮丽,民风淳厚,颇得安闲之趣。 | 进入蜀地之后,山川壮丽,民风淳朴,颇有安闲的乐趣。 |
然国事多艰,外患未平,吾心常忧。 | 然而国家事务艰难,外患未平,我的心常常忧虑。 |
三、结语
《陆游入蜀记》不仅是陆游个人旅途的记录,更是南宋时期社会风貌和士人心态的真实写照。通过这篇游记,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陆游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也能体会到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如需进一步了解陆游的其他作品或蜀地文化背景,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