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术要点】胸腔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胸腔积液。该操作通过穿刺胸膜腔,抽取积液以明确病因或缓解症状。以下是对胸腔穿刺术的关键要点进行总结,便于临床医生快速掌握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一、适应症
适应症 | 说明 |
诊断性穿刺 | 确定胸腔积液的性质(如感染、肿瘤、结核等) |
治疗性穿刺 | 减轻呼吸困难,减少胸腔压力 |
胸膜腔给药 | 如抗生素、化疗药物等直接注入胸膜腔 |
二、禁忌症
禁忌症 | 说明 |
凝血功能障碍 | 易导致出血风险 |
严重低血压 | 可能加重病情 |
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 | 增加心脏损伤风险 |
局部皮肤感染 | 避免感染扩散 |
三、术前准备
内容 | 说明 |
患者评估 | 了解病史、过敏史、凝血功能、生命体征 |
知情同意 |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目的、风险及可能并发症 |
体位准备 | 通常取坐位或半卧位,患侧上肢外展 |
物品准备 | 无菌器械包、局部麻醉药、穿刺针、引流管、消毒用品等 |
四、操作步骤
步骤 | 说明 |
定位 | 选择第7-8肋间腋中线或腋后线 |
消毒铺巾 | 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洞巾 |
局部麻醉 | 逐层麻醉皮下组织、肋间肌 |
穿刺进针 | 保持针尖斜面朝向胸膜,缓慢进针 |
抽液或置管 | 根据需要抽液或置入引流管 |
术后处理 | 观察患者反应,记录抽出液体量及性质 |
五、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并发症 | 表现 | 处理方法 |
气胸 | 呼吸困难、胸痛 | 立即停止操作,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 |
出血 | 局部渗血、血胸 | 加压包扎,观察生命体征 |
胸膜反应 | 头晕、出汗、血压下降 | 让患者平卧,给予吸氧及补液 |
感染 | 发热、局部红肿 | 使用抗生素,必要时更换穿刺部位 |
六、术后护理
护理内容 | 说明 |
观察生命体征 | 每小时监测一次,注意呼吸、血压、心率 |
注意穿刺部位 | 观察有无渗液、红肿、疼痛 |
记录引流量 | 每日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 |
避免剧烈活动 |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 |
总结:
胸腔穿刺术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但操作相对简便的临床操作。正确掌握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及术后护理,是确保患者安全、提高诊疗效果的关键。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