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乐毅列传翻译及注释】《史记·乐毅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记载了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乐毅的生平事迹。乐毅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义精神,在燕国崛起、伐齐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将对《史记·乐毅列传》进行简要翻译与注释,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原文概要(简要翻译)
《史记·乐毅列传》主要讲述了乐毅从魏国投奔燕国,辅佐燕昭王,联合五国伐齐,攻破齐都临淄,几乎灭齐的全过程。乐毅在齐国推行仁政,赢得民心,但后来因燕惠王听信谗言,被召回燕国,最终郁郁而终。文章通过乐毅的功过,展现了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复杂局势,也反映了个人忠诚与政治斗争之间的冲突。
二、重点内容翻译与注释
原文 | 翻译 | 注释 |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为魏文侯将,伐中山。 | 乐毅,他的祖先叫乐羊,曾是魏文侯的将领,攻打中山国。 | 乐羊是魏国名将,曾助魏国攻占中山国,后因功高震主被魏文侯猜忌。 |
乐毅贤,有大略,通兵法。 | 乐毅有才华,有远见,精通兵法。 | 表明乐毅不仅武艺高强,还具备战略眼光。 |
燕昭王时,乐毅为燕将,伐齐,破齐军于济西。 | 在燕昭王时期,乐毅担任燕国将领,率军伐齐,在济西击败齐军。 | 济西之战是乐毅伐齐的重要战役之一,奠定了燕国胜利的基础。 |
乐毅围齐都临淄,三月不下。 | 乐毅包围齐都临淄,三个月未能攻下。 | 显示齐国实力强大,也体现乐毅的耐心与策略。 |
乐毅遂留居齐,抚民,修德,齐人悦之。 | 乐毅于是留在齐国,安抚百姓,施行仁政,齐国人很感激他。 | 说明乐毅不仅善战,更懂得治国安民之道。 |
燕惠王立,使骑劫代乐毅。 | 燕惠王即位后,派骑劫代替乐毅。 | 说明燕惠王对乐毅不信任,导致乐毅被召回。 |
乐毅知燕王不贤,乃归赵。 | 乐毅知道燕王无能,于是回到赵国。 | 表现出乐毅的识人之明与果断决策。 |
三、总结
《史记·乐毅列传》通过乐毅的生平,展现了战国时期人才流动、诸侯争霸以及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关系。乐毅虽功勋卓著,却因君主猜忌而未能善终,令人惋惜。司马迁在文中既赞扬了乐毅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也批评了燕国统治者的短视与无能。
四、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文章名称 | 史记·乐毅列传 |
作者 | 司马迁 |
主人公 | 乐毅 |
主要事件 | 伐齐、攻临淄、安抚齐民、被召回、归赵 |
人物特点 | 贤能、善战、仁政、识人 |
历史背景 |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燕国崛起 |
作者态度 | 赞扬乐毅,批评燕王 |
启示 | 忠诚与智慧并重,政治环境影响个人命运 |
如需进一步探讨《史记》中的其他篇章或人物,可继续提出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