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九月初三夜下一句】一、
“可怜九月初三夜”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全诗为: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其中,“可怜九月初三夜”是诗句中的关键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初秋夜晚美景的赞美与喜爱。
该句的下一句是:“露似真珠月似弓”,意思是: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月亮像一张弯弓挂在天边。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情趣的感悟。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诗的含义及上下文关系,以下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整理分析。
二、表格展示
诗句 | 原文 | 解释 |
第一句 | 一道残阳铺水中 | 残余的阳光洒在江面上,水面一半是碧绿的,一半是红色的。 |
第二句 | 半江瑟瑟半江红 | “瑟瑟”形容江水的波纹,江面因夕阳照射呈现出红绿交错的景象。 |
第三句 | 可怜九月初三夜 | 这个初秋的夜晚真是令人怜爱、令人陶醉。 |
第四句 | 露似真珠月似弓 | 露水像珍珠一样明亮,月亮像一张弯弓悬挂在空中。 |
三、延伸理解
“可怜九月初三夜”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情感投入。这种将自然与情感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是唐诗中常见的艺术表现方式。
此外,从诗歌结构来看,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四、结语
“可怜九月初三夜”是古诗中极具画面感的一句,其下一句“露似真珠月似弓”进一步深化了诗意,使整首诗充满了宁静、美好与诗意的氛围。通过学习和欣赏这样的诗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也能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