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愤填膺是什么意思】“义愤填膺”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因正义感被激发而感到非常愤怒的情绪状态。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描述对不公、不义行为的强烈不满时。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义愤 | 因正义受到伤害或不公对待而产生的愤怒情绪 |
填膺 | 胸中充满,形容情绪激烈 |
整体意思:
“义愤填膺”指的是因为看到不公正的事情发生,内心充满了强烈的愤怒和不满,这种情绪常常促使人采取行动去维护正义。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该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义愤填膺,志气激昂。”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中,表示对不公现象的强烈反应 |
搭配 | 常与“怒火中烧”、“义无反顾”等词搭配使用 |
例句 | 他看到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义愤填膺,决定站出来举报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怒不可遏、愤愤不平、义不容辞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无动于衷、冷漠无情 |
四、适用场景
场景 | 说明 |
社会评论 | 如对不公事件的批评 |
文学作品 | 描写人物情绪时使用 |
日常交流 | 表达对某事的不满情绪 |
新闻报道 | 描述公众反应时常用 |
五、总结
“义愤填膺”是一个表达强烈正义感和愤怒情绪的成语,适用于多种场合。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反应,也反映了人们对公平与正义的追求。在写作或表达中适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了解其含义、出处、用法及搭配,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使用方式,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更加自然、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