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背相望是什么意思】“项背相望”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多或事物繁多,彼此之间紧密相连,甚至可以互相看见对方的后颈。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视觉感,形象地描绘了人群密集、连成一片的场景。
一、成语释义
中文 | 项背相望 |
拼音 | xiàng bèi xiāng wàng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民之于役也,若水之就下,不待劝而自至;若风之随气,不待令而自行。故曰:‘项背相望,而无怨者。’” |
含义 | 形容人数众多,前后相接,可以互相看见后颈。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群密集、场面热闹或事物繁多的情景。 |
近义词 | 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摩肩接踵 |
反义词 | 空无一人、寥寥无几、人迹罕至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项背相望”最早见于《后汉书》,原意是形容百姓踊跃参与某项事务,人数众多,以至于人们可以互相看到彼此的后颈。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引申为形容人多、场面热闹或事物繁多的状态。
在现代汉语中,“项背相望”不再局限于古代的特定语境,而是广泛用于描述人流密集、交通拥堵、市场繁荣等场景。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市场 | 节日时,市场上人来人往,项背相望,热闹非凡。 |
交通 | 高峰时段的地铁站内,乘客项背相望,十分拥挤。 |
活动 | 公园里举办大型活动,游客项背相望,场面壮观。 |
四、注意事项
1. 语境适配:该成语多用于描述人群或事物密集的情况,不宜用于形容个人之间的关系。
2. 语气色彩:偏中性,可用于描写热闹或拥挤的场景,不带明显褒贬。
3. 避免误用:不要将其与“遥遥领先”“比肩接踵”等近义词混淆。
五、总结
“项背相望”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群密集、场面热闹或事物繁多的情景。其来源于古代文献,经过历史发展,已成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语言中的视觉和空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