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是心非是什么意思】“口是心非”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表面上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即嘴上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是另一套。这种行为通常带有虚伪、不真诚的意味,可能出于掩饰真实想法、避免冲突或维护形象等原因。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口是心非 |
拼音 | kǒu shì xīn fēi |
出处 | 《晋书·王导传》:“口是心非,言不由衷。” |
含义 | 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表里不一。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贬义 |
近义词 | 言不由衷、口蜜腹剑、阳奉阴违 |
反义词 | 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心口如一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日常交流 | 他嘴上说支持我,心里却在打小算盘,真是口是心非。 |
工作场合 | 领导表面上表扬团队,实际上却把功劳归于自己,显得有些口是心非。 |
情感关系 | 她口是心非地答应了分手,其实内心还放不下。 |
三、常见误解与辨析
1. 是否为贬义词?
是的,该词多用于批评别人表里不一的行为,带有明显的负面色彩。
2. 与“口是心非”相近的词语有什么?
“言不由衷”、“口蜜腹剑”、“阳奉阴违”等,虽然都表示表面和内心不一致,但侧重点略有不同。
3. 是否可以用在正面语境?
一般不建议在正面语境中使用,除非是为了强调某人“伪装”的行为。
四、总结
“口是心非”是一个用来描述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说话不真诚、内心有隐藏想法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言行一致是赢得他人信任的重要基础。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在沟通中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