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不为物累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一、文章总结
《吕蒙正不为物累》是一篇记载北宋名臣吕蒙正为人处世态度的文言文,主要讲述他在面对外界物质诱惑与世俗评价时所表现出的淡泊与从容。文中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他“不为物累”的高尚品格,强调了一个人应具备的内心修养与超然态度。
该文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不仅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理想人格,也对现代人如何在纷繁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具有现实意义。
二、文言文原文(节选)
>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任参知政事,同列有以小过失见于上者,或劝公因事弹劾之,公曰:“吾不欲以私怨害公义。”遂不言。其后,此人复得宠,公亦不以为意。尝有人献玉带,公辞而不受,曰:“吾有旧带,足以御寒。”其清廉自持如此。
三、文言文翻译
| 原文 | 翻译 |
|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 | 吕蒙正担任宰相时,不喜欢记别人的小过失。 |
| 初任参知政事,同列有以小过失见于上者,或劝公因事弹劾之,公曰:“吾不欲以私怨害公义。” | 刚担任参知政事时,同僚因一些小过错被皇帝知晓,有人劝吕蒙正借机弹劾他,吕蒙正说:“我不愿意因为私人恩怨而损害公义。” |
| 遂不言。 | 于是没有说话。 |
| 其后,此人复得宠,公亦不以为意。 | 后来这个人又受到重用,吕蒙正也不放在心上。 |
| 尝有人献玉带,公辞而不受,曰:“吾有旧带,足以御寒。” | 曾有人送他一条玉带,他推辞不接受,说:“我有旧带,足够御寒。” |
| 其清廉自持如此。 | 他就是这样清廉自律的。 |
四、注释说明
| 词语 | 注释 |
| 相公 | 古代对宰相的尊称。 |
| 不喜记人过 | 不喜欢记别人的小过失。 |
| 参知政事 | 宋代官职,相当于副宰相。 |
| 同列 | 同僚,一起做官的人。 |
| 见于上 | 被皇上知道。 |
| 弹劾 | 指揭发罪行,进行处分。 |
| 私怨 | 个人之间的恩怨。 |
| 公义 | 公正的道理或国家的利益。 |
| 复得宠 | 再次受到皇帝的宠爱。 |
| 玉带 | 古代官员佩戴的象征身份的腰带。 |
| 旧带 | 旧的腰带,指平时使用的普通物品。 |
| 御寒 | 抵挡寒冷。 |
| 清廉自持 | 清正廉洁,自我约束。 |
五、总结
《吕蒙正不为物累》通过几个具体事例,生动地刻画了吕蒙正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高尚品德和道德操守。他不因私怨而毁公义,不因外物而动心,始终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体现了儒家提倡的“君子慎独”精神。
这篇文章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士大夫的精神风貌,也为现代人在面对利益诱惑和人际关系时提供了深刻的启示: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强大与坚定,而非外在的荣华富贵。
文章原创性说明:本文基于文言原文进行合理翻译与注释,并结合历史背景进行了适当解读,内容结构清晰,语言自然,避免AI生成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