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己百的词语意思是什么】“人一己百”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努力、勤奋或付出方面比别人更加用心和刻苦。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个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表现出一种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精神。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人一己百 |
拼音 | rén yī jǐ bǎi |
出处 | 《礼记·中庸》:“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后演变为“人一己百”。 |
释义 | 形容一个人在努力上比别人更加刻苦,不畏艰难,全力以赴。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形容人的勤奋、敬业精神。 |
近义词 | 勤奋刻苦、加倍努力、奋发图强 |
反义词 | 懒惰懈怠、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人一己百”最早出自《礼记·中庸》,原句为:“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意思是:别人做一次就能做到的,自己就做十次;别人做十次才能做到的,自己就做千次。这体现了儒家提倡的不断自我提升、勤勉自励的思想。
后来这句话被简化为“人一己百”,成为更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广泛用于日常语言和文学作品中。
三、使用场景举例
1. 学习方面
他在学习上非常努力,别人学一遍,他学十遍,真正做到了“人一己百”。
2. 工作方面
老王总是比别人多干一些,从不计较得失,是大家眼中的“人一己百”的代表。
3. 生活态度
面对困难,她从不退缩,总是比别人更加努力,体现出“人一己百”的精神。
四、总结
“人一己百”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精神品质,它体现了一个个体在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与毅力。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这种精神都能激励人们不断前行,追求更高的目标。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出处和用法,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它的使用方法,也能从中汲取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