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蒿满地芦芽短】一、
“萎蒿满地芦芽短”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原诗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江南水乡的生机盎然之景,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萎蒿满地芦芽短”一句,生动地刻画了春天初至时,田间地头野生植物繁茂生长的情景。其中,“萎蒿”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常生长在湿润的地方;“芦芽”则是芦苇的嫩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萌发。这句诗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繁荣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
二、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原文诗句 |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字面意思 | 萎蒿布满地面,芦苇的嫩芽刚刚长出,正值河豚洄游的季节。 |
意象分析 | - 萎蒿:野草、野菜,象征春天的生机。 - 芦芽:芦苇新芽,代表新生。 - 河豚:春季常见鱼类,寓意季节变化。 |
诗歌背景 | 描绘早春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表达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
作者情感 |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生命复苏的感叹。 |
现代意义 | 可用于描写春日田野、自然生态或乡村生活场景,具有浓厚的田园气息。 |
三、结语
“萎蒿满地芦芽短”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写实,更蕴含着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春天的热爱。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日世界。此句虽短,却意境深远,是古诗中极具代表性的佳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