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李隆基简介】李隆基(685年-762年),即唐玄宗,是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他生于武则天执政时期,早年经历宫廷斗争,后在太平公主与韦皇后权力斗争中脱颖而出。李隆基在位期间,开创了“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鼎盛;但晚年因宠信杨贵妃、任用奸臣,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国家陷入动荡。
以下是对李隆基生平的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其重要信息:
一、李隆基简介(原文标题)
李隆基,字太真,出生于685年,卒于762年,是唐朝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时间长达44年(712年-756年),是中国古代少有的长期执政皇帝之一。李隆基在位初期励精图治,推行改革,发展经济,重视文化,使得唐朝国力达到顶峰。然而,后期因政治腐败、军事失策,最终引发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二、李隆基主要事迹及影响
项目 | 内容 |
本名 | 李隆基 |
庙号 | 唐玄宗 |
谥号 | 昭宣皇帝 |
在位时间 | 712年-756年 |
出生年份 | 685年 |
去世年份 | 762年 |
父亲 | 唐睿宗李旦 |
母亲 | 赵氏(追封为肃明皇后) |
年号 | 开元、天宝 |
主要政绩 | 开创“开元盛世”,整顿吏治,发展经济,兴办教育,推动文化繁荣 |
重大事件 | 安史之乱(755年-763年) |
结局 | 被迫退位,被尊为太上皇,晚年凄凉 |
历史评价 | “开元之治”的缔造者,亦是“天宝之乱”的责任人 |
三、历史意义与评价
李隆基作为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位初期表现出极强的政治能力和远见卓识,使得唐朝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然而,随着年龄增长和对杨贵妃的过度宠爱,他逐渐失去了对朝政的有效控制,导致权臣当道、边将叛乱,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内战——安史之乱。这场动乱不仅摧毁了唐朝的统治基础,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四、结语
李隆基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既是盛世的缔造者,也是乱世的见证人。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起伏,更是整个唐朝兴衰的缩影。后人对他既有敬仰之情,也有惋惜之意,体现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与多面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李隆基的生平细节或相关历史背景,可查阅《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