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卯重五诗整首诗读音?】《乙卯重五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内容表达了作者在端午节时的感慨与思乡之情。由于古诗中常有生僻字和多音字,正确读音对理解诗意至关重要。以下是对该诗全文的读音进行整理,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诗歌原文
> 乙卯重五诗
>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 那知是重五,但见角黍随。
> 门插艾人,鬓垂朱索。
> 儿童不识此,走送少年归。
二、读音总结
句子 | 拼音(带声调) | 备注 |
空庖煮寒菜 | kōng páo zhǔ hán cài | “庖”读páo,意为厨房;“煮”读zhǔ |
破灶烧湿苇 | pò zào shāo shī wěi | “灶”读zào,“苇”读wěi |
那知是重五 | nà zhī shì chóng wǔ | “那”读nà,“重五”指端午节 |
但见角黍随 | dàn jiàn jiǎo shǔ suí | “角黍”即粽子,“黍”读shǔ |
门插艾人 | mén chā ài rén | “艾人”指端午挂的艾草人 |
鬓垂朱索 | bìn chuí zhū suǒ | “朱索”指红色的绳子 |
儿童不识此 | ér tóng bù shí cǐ | “识”读shí |
走送少年归 | zǒu sòng shào nián guī | “走”读zǒu,意为跑 |
三、注意事项
1. 多音字辨析:
- “重”在“重五”中读chóng,表示“再次”或“重复”。
- “角”在“角黍”中读jiǎo,指粽子形状如角。
2. 文化背景:
- “重五”即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
- “艾人”、“朱索”是古代端午节的习俗物品,用于驱邪避灾。
3. 朗读建议:
- 朗读时注意平仄节奏,尤其是七言律诗的对仗结构。
- 可参考普通话标准发音,也可结合古音进行吟诵。
四、结语
《乙卯重五诗》不仅是一首描写端午节的诗作,也反映了陆游在晚年对生活、民俗的细腻观察。掌握其准确读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中情感与意境。希望以上读音表能为学习者提供帮助,提升对古典诗词的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