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意思】一、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句词描绘的是夏夜乡村的静谧与生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恬淡、宁静又不失灵动的意境。
- “明月别枝惊鹊”:明亮的月亮从树枝间升起,惊动了栖息的乌鹊。
- “清风半夜鸣蝉”:微风吹拂,半夜里传来蝉儿的鸣叫声。
整句诗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展现出一个充满诗意的夏夜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二、文字解析表格
句子 | 词语解释 | 意境分析 |
明月别枝 | “明月”指明亮的月亮;“别枝”意为离开树枝,或从枝头升起 | 描写月亮从树梢升起,营造出夜晚的静谧感 |
惊鹊 | “惊”表示被惊动;“鹊”是乌鹊,常在夜间活动 | 表现夜晚的动态,增添画面生动性 |
清风 | 凉爽的微风 | 带来清凉的感觉,增强夜晚的舒适氛围 |
半夜 | 深夜时分 | 突出时间的静谧与孤独感 |
鸣蝉 | 蝉在夜间发出叫声 | 表现出夏夜的生机与自然的和谐 |
三、总结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也寄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出深远的意境,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以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如需进一步了解这首词的全文或背景,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