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

2025-10-12 11:50:15

问题描述:

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求大佬给个思路,感激到哭!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2 11:50:15

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篇游记散文,文章通过作者实地考察石钟山的经过,探讨了“钟声”产生的原因,并借此表达对前人观点的质疑与探索精神。文章语言简练,内容富有哲理,是古代游记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

《石钟山记》讲述了苏轼在游览石钟山时,发现山名来源存在疑问,于是亲自前往考察。他结合实地观察与文献记载,最终得出石钟山因水击石而发声的结论,驳斥了前人“钟声源于山石本身”的错误说法。文章不仅展示了苏轼严谨的治学态度,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深入思考。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水经》说:“彭蠡湖的入口处有一座叫石钟山的山。”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闻水上,世以此名之。 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吹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撞击,声音从水面上传出,世人因此称它为“石钟山”。
余音以钟磬之音,不类乐音,故不能辨。 我听到的声音像钟磬的声音,不像一般的音乐,所以无法分辨。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有大风浪,也不能发出声音。
而况石乎! 更何况是石头呢!
是以古之人不余欺也。 因此古人没有欺骗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我正想转身回去,却听见水面上发出巨大的声音,像钟鼓一样连绵不断。
舟人大恐,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船夫非常害怕,我也后悔跟着他们去,没能尽情享受这次游览的乐趣。

三、总结

《石钟山记》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更是一篇体现科学探索精神的散文。苏轼通过亲身实践,纠正了前人的误解,强调了“实践出真知”的重要性。文章语言生动,结构清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与理性思考,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未知时,应保持怀疑精神和求实态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