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得虎子上一句是什么】“焉得虎子”是一句常见的成语,出自《后汉书·班超传》。这句话的完整形式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是:不进入老虎的洞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含义,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信息。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全称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 出处 | 《后汉书·班超传》 |
| 拼音 | bù rù hǔ xué, yān dé hǔ zǐ |
| 释义 | 不进入老虎的洞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经历艰险,不能获得成功。 |
| 近义词 | 不怕艰难,方能成功;勇于冒险,才能收获 |
| 反义词 | 安于现状,不敢尝试;畏首畏尾,难成大事 |
二、出处背景
《后汉书·班超传》讲述了东汉名将班超的故事。班超年轻时曾投笔从戎,后来奉命出使西域,面对复杂的局势,他勇敢地深入敌境,最终成功说服西域各国归附汉朝。
原文中提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是班超在出使过程中所表达的决心,也体现了他敢于冒险的精神。
三、现代用法与启示
| 使用场景 | 示例 |
| 鼓励他人努力奋斗 | “想要成功,就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 描述创业过程 | “创业路上充满风险,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 “光说不做不行,必须亲身经历,才能有所收获。” |
四、总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成功往往伴随着风险和挑战,只有敢于面对困难,才有可能实现目标。无论是个人成长、事业发展,还是国家兴衰,这一道理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了解这句成语的来源、含义和使用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