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历史长河中,许多文人墨客都曾为端午节留下了许多动人心弦的诗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些与端午相关的经典古诗词。
《已酉端午》——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时节风雨交加的景象,诗人感叹屈原虽有英灵,却无人能去凭吊。石榴花开得灿烂,仿佛在嘲笑自己没有美酒相伴,而自己就像陶渊明一样孤独清醒。
《竞渡歌》——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比赛时紧张刺激的氛围,以及参赛者们的拼搏精神。
《午日观竞渡》——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此诗写出了诗人观看龙舟竞渡时的感受。他惊讶于这些似龙的船只在水上竞速,却不知道它们其实是木兰制成的。诗人还提到屈原的冤魂永远留在人间,而楚地的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在江亭闲暇之时,诗人饮酒赋诗,吟诵着《离骚》,虽然不能完全排解心中的忧愁,但也能暂时忘却烦恼。
以上几首诗只是众多描写端午佳节的诗歌中的冰山一角。每一个作品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让我们在品味诗歌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每逢端午,不妨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这些流传千古的佳作,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