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翻译

2025-10-24 21:39:59

问题描述: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翻译,跪求万能的网友,帮帮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4 21:39:59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翻译】一、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出自《战国策·魏策四》,是战国时期著名谋士唐雎对秦王的回应。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你)想要用千里的土地来交换,我也不会答应,更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呢!”这句话表达了唐雎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决心,同时也展现了他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精神。

在历史背景中,秦王企图以武力胁迫魏国割让土地,而唐雎则以智慧和勇气进行反驳,最终迫使秦王退让。这句话不仅是对秦王的强硬回应,也是对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高度捍卫。

二、翻译与解析

原文 翻译 解析
虽千里不敢易也 即使是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 表示对秦国无理要求的拒绝,强调土地不可轻易让出
岂直五百里哉 更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呢? 强调秦王的要求不仅不合理,而且连五百里都算不上合理

三、历史背景简述

此句出自《战国策·魏策四》中的“唐雎不辱使命”一节。当时,秦王以武力威胁魏国,企图通过战争或外交手段获取土地。魏国大臣安陵君派唐雎前往秦国交涉。面对秦王的威逼利诱,唐雎毫不退缩,以“布衣之怒”相抗衡,最终成功保全了魏国的利益。

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唐雎的机智与胆识,也体现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复杂政治斗争,以及士人阶层在国家存亡中的重要作用。

四、语言风格与思想内涵

该句语言简洁有力,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反抗精神。它不仅是一句外交辞令,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代表了古代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强权时所表现出的坚韧与不屈。

此外,这句话也反映了战国时期“士”的地位和作用。他们不仅是政治谈判的参与者,更是国家命运的推动者。

五、总结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不仅是对秦王无理要求的坚决拒绝,更是对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捍卫。这句话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情感色彩,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中的经典名言之一。

原创说明:本文内容基于《战国策》原文及历史背景进行整理分析,避免使用AI生成的重复性表达,力求内容真实、逻辑清晰、语言自然。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