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离职后最晚多久发工资

2025-11-07 01:58:20

问题描述:

离职后最晚多久发工资,求解答求解答,第三遍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7 01:58:20

离职后最晚多久发工资】员工在离职后,工资的发放时间是许多劳动者关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在员工离职时有明确的工资支付义务。下面将对“离职后最晚多久发工资”进行详细说明,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不同情况下的规定。

一、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

>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同时,《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

> “用人单位应按月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克扣或拖欠。”

因此,员工在离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之日结清工资,最迟不得超过15日。

二、不同情况下的工资发放时间

情况 工资发放时间 法律依据
正常离职(提前30天通知) 离职当日或次日结算 《劳动合同法》第37条
协商一致解除合同 解除当日或协商约定时间 《劳动合同法》第36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 解除当日或次日结算 《劳动合同法》第39、40、41条
劳动者因个人原因辞职 离职当日或次日结算 《劳动合同法》第37条
合同到期不续签 到期当日或次日结算 《劳动合同法》第44条
未提前通知离职 仍需在离职当日结算 《劳动合同法》第37条

三、注意事项

1. 工资必须结清:无论何种原因离职,用人单位都必须结清员工的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等。

2. 避免拖延:即使员工未办理交接手续,用人单位也应在离职当日结清工资。

3. 保留凭证:建议员工在离职时要求书面确认工资结算情况,以备后续维权使用。

4. 争议处理:如遇拖欠工资,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四、总结

员工在离职后,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之日结清工资,最迟不超过15日。无论是正常离职、协商解除还是单方解除,均需依法按时支付工资。若发生工资拖欠,员工有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提示:实际操作中,部分企业可能因流程问题延迟发放,但法律明确规定了最晚期限,员工应积极了解自身权利并及时维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